品味岭南文化·技艺刘芳显粤色 
  09月03日 发布, 有效期:09-16
网络分享到
详情:
- 
品味岭南文化·技艺刘芳显粤色
 
 时间:2018年9月16日 9:00 ~ 2018年9月16日 12:00
 地点:广州花都区山前旅游大道集贤湾农耕园
- 
中国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而处在中国南方的广州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
 你对于岭南文化又了解多少?
 小童带你走进岭南世界
 
 岭南非遗文化
 一、灰塑
-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地区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装饰工艺,尤以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
 
 灰塑传承人介绍
- 
邵成村,出生于灰塑艺人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少年时代便随父亲学习灰塑技艺。多年来,多次参加了广州地区的大型庙宇、祠堂、大宅的灰塑创作和修复工作。2013年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灰塑制作工序
- 导师作品
- 二、珐琅
- 
广州珐琅又称“画珐琅”,俗称“洋瓷”,约在17世纪初由欧洲经广州传入中国,是一种以紫铜(红铜)为坯,经涂釉、烧青绘画、勾金勾线加工研磨而成的工艺制品。花都生产珐琅始于1958年炭步镇特种工艺烧青社(后更名为花县珐琅厂),1983年创出中彩珐琅,又称“釉下彩景泰蓝”,是一种融合画珐琅、掐丝珐琅工艺,既保持了画珐琅的淡雅、古朴,又继承了掐丝珐琅光彩瑰丽的花纹图案的产品。
 
 珐琅传承人介绍
- 
杨志峰,1958年出生于广州花都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珐琅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入选广州日报、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等主办评选的“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
 
 珐琅制作工序
- 三、农耕文化
- 
集贤湾农耕文化体验园,致力于打造高端的生态农业体验园,通过体验式教育、研学、亲子活动,开展校外课堂,丰富孩子的视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所学知识,促进亲子关系。
 
 耕织劳作体验:给大家提供一个传统劳作的学习体验,通过各式的农耕,手工劳作,让大家在学习中感受劳动人民无处不在的智慧,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
 
 非遗文化体验课怎么“造”
 
 特邀邵成村和杨志峰老师
 为大家讲解非遗文化的奥秘
 小童为大家准备了材料工具
 导师在旁协助教学
 通过指尖深入了解岭南传统的民间工艺
 亲子做做小师傅
-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6日上午9点至12点
 招募对象:5岁—16岁
 活动费用:68元/位(门票获取途径:前50名报名免费;朋友圈集赞满60个,可免费获取名额一个)
 活动地点:集贤湾农耕园
| 年龄范围:5-16 岁 | 
| 地区:广州 花都区 | 
| 地址:山前旅游大道集贤湾农耕园 | 
位置信息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数据,请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