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九讲:张克《走近“不透明”的鲁迅》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阅读 -> “山川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九讲:张克《走近“不透明”的鲁迅》    [更多城市]
“山川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九讲:张克《走近“不透明”的鲁迅》 
 12月27日 发布, 有效期:12-29
网络分享到

详情:
  • 盐田区图书馆“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第九讲,由武汉大学文学博士,鲁迅研究青年学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张克先生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走近“不透明”的鲁迅》。

    盐田区图书馆“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第二季,已经进行了八讲,分别是杨鹏先生的《〈 道德经 〉与道家心中的理想社会》,李大华先生的《藏山于泽——庄子的财富观》,韩望喜先生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与仁义之道》,卢冶女士的《何处染尘埃——胡适眼中的慧能、〈六祖坛经〉和禅宗史》,李杨先生的《〈红楼梦〉《金瓶梅〉比较谈》,陈少明先生的《人为什么不能无耻?——儒家的羞耻观与君子人格》,陈子善先生的《私语张爱玲:张爱玲著译版本巡礼》,杨争光先生的《〈水浒传〉与〈水浒传〉》。
  •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第二季第九讲
    张克《走近“不透明”的鲁迅》

    时间
    2017/12/29 19:30-21:00(请提前15分钟签到入场)

    地点
    深圳市盐田区深盐路2128号盐田区图书馆一楼读海书吧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 签到地点:盐田区图书馆一楼服务台
    主讲:张克

    武汉大学文学博士,鲁迅研究青年学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著有《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主编有《70后鲁迅研究学人论文选》(上海三联)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鲁迅、章太炎与法家文化的关系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攻关项目“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及“鲁迅手稿整理与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 武汉大学文学博士,鲁迅研究青年学者张克先生
  •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张克著 上海三联书店
  • 《70后鲁迅研究学人论文选》 张克 崔云伟主编 上海三联书店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鲁迅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鲁迅先生于1881年出生在了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但他从13岁那年起,就由于家道中落,过早地结束了幸福的童年生活;作为长子的他也开始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而此时周围那些冷酷无情的势利眼却使鲁迅先生看清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正如他后来在《呐喊》自序里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青年鲁迅

    但困顿的家境并没有使先生堕落,鲁迅先生从此开始的对周围人人格的深邃洞察以及在那时就开始养成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硬骨头”精神最终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特色和风格。

    在1898年,鲁迅先生进入了当时的“另类”学校——南京水师学堂(后进入南京陆师路矿学堂)学习。在洋务派创立的学校里,鲁迅先生摆脱了封建的束缚,接受了西方先进知识的教育,他除了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外,还大量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大大开阔了眼界。期间先生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明白物种有高低级之分,人生并不平等,世界也并不完美,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鲁迅先生获得了官费东渡日本留学的机会。在日本的那场电影,改变了鲁迅先生的专业,也改变了鲁迅先生的命运。鲁迅先生从此弃医从文,将锋利的手术刀嵌进了犀利的笔杆之中。从此,他从一名挽救生命的医科生,转变成了一名挽救灵魂的魔术师。
  • 鲁迅在书房

    生活在“五四”新时期的鲁迅先生,开拓了新视野,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和思想的熏陶,一方面凭借时代机遇学习了西方文学家批判现实的写作手法,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他写小说“所依仗的全在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另一方面靠着骨子里“绍兴师爷”那种特有的血性,终于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成为了一名文化战士。
  • 木刻作品《鲁迅》 作者:佚名

    鲁迅小说的背后

    1918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
  • 《狂人日记》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狂人日记》之后,接着,《呐喊》、《彷徨》……先生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

    这些文章都无不凝聚着鲁迅先生对封建专制主义“人吃人”本质的彻底揭露和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深邃思考。

    鲁迅先生创作的作品,其人物形象既有封建权贵,又有社会底层人物,也有知识分子,还有一些伪君子。对于旧中国各阶层的人物,他都做了深入的刻画描写。

    《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他们都是封建权贵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漠不关心,对社会的进步也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他们是自私、虚伪、冷酷的……
  • 电影《阿Q正传》剧照
    《孔乙己》里那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药》中那观看残害革命烈士的街头群众,《阿Q正传》中那欺软怕硬、整天白日梦的阿Q,则是旧社会社会底层人物的代表,他们冷酷无情,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充满奴性……

    “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却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药》中,夏瑜为革命而牺牲,茶客们反而说他“疯了”,华老栓更是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在《孤独者》中,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是典型的具有革命精神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黑暗的现实中,经历的却都是悲剧的命运……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而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之人。

    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鲁迅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中,鲁迅先生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在《呐喊》和《彷徨》反复出现“看/与被看”与“归乡”主题,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主题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

    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求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对此他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这也说明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着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重农民的艺术趣味。鲁迅研究了农民喜欢的旧戏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他的小说显示了浓重的民族特色。而他又广泛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融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至“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等。

    30年代的鲁迅的创作精力主要放在杂文上,然而他并未忘记小说的创作,并贡献了他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这部小说集依旧展现了鲁迅不羁的想象力与强大的创造力:对在《呐喊》和《彷徨》中创建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规范进行新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有意识的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小说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历史记载外,还创造了一些次要的戏剧性的穿插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和细节。用现代语言自由发挥,以“油滑”的姿态对对现实进行嘲讽和揭露。同时在许多篇什中都存在着“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相互补充,渗透于消解。例如《补天》中,女娲造人时的宏大与瑰丽令人向往,而结尾,后人打着“造人、补天”的旗帜在死尸的肚皮上安营扎寨又显得极其荒诞,这种荒诞将前文的伟大感消失殆尽,并转化为一种历史的悲凉。

    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像一门激光大炮——“精确度高”、“穿透力强”、“杀伤力大”。他的作品,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反动政权……他从最平常入手,采用白描的手法,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将事件记叙得清清楚楚,将感情表达的真真切切,将思想阐发得淋漓尽致。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具有不同凡响的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对民族国民有着深入的解读和思考的特色;另一方面,先生的作品也具有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气息的风格。
    “风俗和方言是区域文化最明显最稳定的因素”。鲁迅先生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气息,主要就表现在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注重风情民俗的表现和方言土语的运用。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鲁镇、未庄、咸亨酒店……孔乙己、阿Q、祥林嫂……祝福、社戏、吃“药”……茴香豆、乌毡帽、银项圈……无一不是吴越文化、绍兴文化所特有的;阿Q对小尼姑说的“我要和你困觉”、《故乡》中“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风波》中“七斤嫂……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面前道”……这些语言不是绍兴人一时半刻是不可能理解的。

    鲁迅先生在年少时期所熏陶到的家乡文化作为他的一种基因,在混乱年代随他一同奔波在神州大地。先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出保守落后的农村涌入大城市奋斗的同时,他那扎根在他心底里的家乡文化的基因使他在精神上产生出深深的故乡情。他越是生活在新的聚散之地,越是能够带着早年的文化阅历反思故土文化,对家乡文化作出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更为理性的审视。

    “浙西近水,浙东亲土”,鲁迅先生深受浙东地区土性艺术思维的影响,表达着不同于郁达夫、茅盾、朱自清等浙西作家忧郁、轻灵、浪漫的创作个性而呈现出刚韧、质朴、务实的艺术风格。在地域文化务实精神的影响下,鲁迅先生一方面以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写了浙东的乡风民俗,娴熟地展示了故土的人情风貌,精练地刻画了家乡的人物性格,准确地表达着作者的艺术思维,丰富着作品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先生又立足于开放精神,在现代文明的指引下,由此深挖开掘,对社会痼弊展开反思,并引发出了对整个国民性的思考。

    鲁迅先生作为现代乡土文学的发起人,他并没有把创作视角仅仅停留在对一隅之地的风俗习惯的描绘和方言土语的使用上,而是把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角度把地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表层现象与国民性格的深层底蕴相结合,从中挖掘出隐秘的心理与意识的冲突,把对现实的白描转化成一种对人性的深邃思考。在对地域风俗的描写上,鲁迅先生受传统文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受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着力揭露社会假、丑、恶的一面,从哲学的高度对乡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如民俗“祝福”在鲁迅笔下是富人地主家才能享受的特权;祥林嫂被“抢婚”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意志的扼杀;短衣帮们站着喝酒是封建等级制度下对劳动人民的歧视;代表着封建迷信思想的“人血馒头”沾的是革命者的鲜血……在这里,鲁迅先生的理性批判精神促使他致力于国民性再造,他把对乡风民俗的描写,与启蒙的宗旨、深邃的思想、精粹圆熟的艺术融为了一体,构筑了一个对旧中国儿女充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复杂感情的艺术空间。

    活动面向所有读者
    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公益活动,免费参与

    温馨提示:
    ● 报名成功将在报名页面跳转后提示。
    ● 活动前15分钟未按时签到者谢绝入场。
    ● 两次未按时参加者不再享有活动资格。
    ● 凭本人盐田区图书馆读者证或深圳图书

    馆之城读者证参加活动,一证仅限一人。

  • 地区:深圳 盐田区
    地址:盐田区图书馆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数据,请稍等......
    
    返回顶部